今年善牧媽媽節《生命的圓圈》紀錄片巡迴最終站來到了風光明媚的嘉義,這一場非常感謝聖馬爾定醫院愛心提供我們國際會議廳的場地,讓觀眾可以在很舒適的寬敞空間中觀賞紀錄片。
今天的映後座談會與談人包括導演許慧如、台南嬰兒之家社工林姿君、寧心園主任尹雅群,以及善牧嘉義中心督導林佳霓。
很感謝觀眾朋友給我們的回饋,提問或建議的朋友們都表示這樣的一部紀錄片,帶給他們很多的感動與思考。有曾經擔任國中老師的民眾問到,片中的小媽媽們在受訪的時候表達清楚,娓娓道來也讓人覺得很感動,是否說出來的話是經過特意的安排?因為感覺不像十五歲左右孩子會表達的成熟度。導演表示其實這四位小媽媽都是善牧在邀請上經過一番周折後才同意參與,小媽媽們在受訪的過程中講的也完全是自己的心聲和感受,不是經過安排的,因為這就是她們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由她們自己來詮釋,自然會有打動觀眾之處;另外,小媽媽們都是善牧寧心園服務過而後結案的個案,可能求助時的確年紀比較小,但受訪時幾乎都十八、九歲了,所以表達上自然也就更成熟。
也有觀眾擔心現在販嬰集團猖獗,機構要如何防範收養家庭是犯罪者還是一般家庭,建議孩子被收養後應該要追蹤。林姿君表示,其實機構對收養家庭的審核很嚴格,包括犯罪紀錄和相關資料都是最基本的,加上審核的團隊包括專家學者,所以有多人把關;在追蹤部分,善牧無論對孩子還是收養家庭的追蹤都沒有年限,透過每年舉辦收養家庭回娘家或是關懷追蹤,給予收養家庭支持的力量,也可避免這位觀眾擔憂的問題;若孩子是媒合到國外,由於善牧是與國外的收養機構合作,並非家庭本身,較少有失聯的疑慮,透過定期從國外而來的追蹤報告,可以了解孩子後續的狀況。
還有不少觀眾表示這部紀錄片呈現的問題,是不是應該更看重預防工作,而非一味的安置及服務已經懷孕的小媽媽?另外,寧心園服務的是懷孕後期的小媽媽,那初期怎麼辦?主持人也是善牧基金會宣導企劃部主任蔡宓苓表示,其實紀錄片中的未婚懷孕安置家園寧心園只是善牧眾多的服務之一,它除了安置,也長期投入在社區及學校的宣導,而善牧在各地還有青少年服務中心及家庭服務中心,在未婚懷孕的預防宣導及無論是情感困擾、疑似懷孕或懷孕期間的女性,都有不同的服務工作,這樣一個完整的網絡,也讓善牧在去年加設了網路諮詢服務,透過網路的力量,讓更多有困難的人能勇於求助,並善用這塊資源。
尹雅群表示,寧心園像是在進入校園宣導時,也講求這樣的宣導對同學的效果,所以不會只是以講師不斷宣導,同學被動吸收的方式,而是利用團體討論的方式,讓同學有機會產生更多的思考,讓這樣的宣導是活化的!另外她也補充,其實小媽媽們進來寧心園之後,社工還有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和小媽媽的家庭一起工作,因為在實務上看到不少小媽媽因為懷孕的緣故,讓原本已經不好的家庭關係裂痕更大,很多小媽媽在社工的協助下也慢慢修復這樣的關係,這同時也讓家庭的功能更加完整,使得憾事不會一再發生。
善牧在嘉義已經深耕十多年,有不少觀眾朋友表示還是透過這部紀錄片第一次知道善牧的服務是什麼,今天也特別邀請到善牧在嘉義的工作夥伴,即善牧嘉義中心的督導林佳霓,林佳霓表示善牧在嘉義除了在法庭裡面有家事服務處,另外有善牧嘉義中心、兒童周末課後照顧及目睹兒的服務,看到這部紀錄片,也讓她想到在嘉義當地曾經因懷孕問題求助的家庭,也鼓勵大家如果有需要,可以多利用善牧提供的服務!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