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大富大貴,日子也過得還算可以。每個新住民姊妹都努力著,讓自己與心愛的人過更好的日子。 透過記錄13個新住民家庭的生活,期待提供大眾不同的觀點,一窺你我不知道的跨國婚姻家庭以及他們的不容易。
「開餐館的時候,我早上賣清粥小菜,每天四點起床,我一個人做。」後來,因右手臂肌腱嚴重撕裂傷,惠賢不得不把店收起來。
緬甸姊妹 康惠賢
漂亮、愛打扮是觀妹給人的第一印象,她不太在意別人指指點點,以自信的姿態示人,反而為她贏來許多讚美。
越南姊妹 吳觀妹
生兒育女,讓每個母親都擁有「超能力」!以前在泰國,蕾夢只會騎腳踏車,她萬萬沒想到來到台灣之後,她竟然學會開26頓的大卡車。
泰國姊妹 林蕾夢
婚前零廚藝,意識到自己成為人家的太太,玉琴在一夜之間長大,為了讓楊大哥餐餐可以在家裡吃,她硬著頭皮學習。
泰國姊妹 賴玉琴
對素娜而言,異國婚姻最難跨越的是台灣人對外配先入為主的歧視。至今素娜的大女兒仍記得,小時候,母親是家裡最沉默的人,很少出門、完全沒有朋友。
印尼姊妹 徐素娜
五月天氣逐漸轉熱,跟家伶敲拜訪時間時,她低聲問我哪裡能租到便宜的房子。原來她剛與前夫辦好離婚手續,母子倆急需找一個住的地方。她說,她一直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但孩子卻告訴她:「媽媽如果你不幸福,我寧可你離婚。」
越南姊妹 黎家伶
素芬永遠記得,繼父當年送走自己的親生骨肉,卻執意把她留在身邊養育,「我是有恩報恩的人,日子再苦,也要苦得有志氣。」會嫁來臺灣,素芬同樣也是為了家人。
中國姊妹 張素芬
與同桌吃飯時一見鍾情的男性結婚,在命運的牽引下,決定阿姮此後人生的落腳處。
越南姊妹 楊氏姮
愛玲是個乖巧的媳婦,原本打算婚後繼續從事美髮的行業,但婆婆一句話『做頭髮,幫忙不到老公,』她立馬轉念,然後按照她所能想像的一切努力履行職責--每天凌晨兩點起床幫忙先生煮雞燻鴨,五點趕赴市場幫忙先生擺攤,一直忙到早上九點收攤,為了守護先生的家業,她除了勤練刀工,還學會開手排的發財車。
印尼姊妹 張愛玲
美妮與先生育有四名子女,為了照顧孩子美妮無法外出工作,她很心疼先生養家的辛苦,想分擔卻一直苦無方法。
印尼姊妹 黃美妮
欣妍說,她當初就是因為程大哥早睡的習慣,才決定嫁給這個人。「我自己的判斷啦!不愛出去跟朋友應酬的人才會這麼早睡,這樣的男人應該很老實!」老實,是欣妍的擇偶條件。
中國姊妹 張欣妍
萍華是印尼華僑,母語除了印尼話就是福建話,本以為嫁給閩南人適應狀況會好一點,一來才發現聽起來像閩南語的福建話,其實家裡的人都聽不懂。
印尼姊妹 曾萍華
來到台灣十四年的翠絨,初來乍到時生活適應上的種種痛苦,如今道來還是忍不住一邊流淚,但時間過去,她卻為了與先生一起扛家計,成為越南小吃店老闆娘,沒有二廚,全部自己來。無論再忙,翠絨每天都會為家人做飯,現在開了餐廳也是。
越南姊妹 黃氏翠絨